一切就此嘎然而止,在世人的歎息聲中劃下句點。即使曾是巨大搖滾革命的前沿、即使曾孕育無數龐克音樂先驅、即使曾是紐約文化地圖上的重要標的,即使各方人士奔走營救發起各式活動與演出,CBGB終究還是拉下鐵門,隨著創辦人Hilly的溘然長逝,從音樂的歷史舞台正式謝幕退場。

/ Harmonyy 



「與其說CBGB是一個表演場所,不如說它是種精神狀態,任何地方都比不上它。」龐克教母、搖滾女詩人Patti Smith曾這麼說。確實,對許多搖滾樂迷來說,CBGB是一種文化象徵,更是一個音樂聖地。它是紐約龐克音樂的發源地、70年代搖滾革命的重要場景,影響力隨後飄洋過海來到大西洋彼岸,引爆英國龐克運動這枚轟天雷,更標示著三十多年來搖滾樂的風起雲湧與詭譎多變

緣起

70年代是搖滾史上一個光輝燦爛的時代,擁有諸如Led ZeppelinQueenDeep PurplePink FloydBlack Sabbath…等無數超級巨星,搖滾樂的發展已達到一種巔峰狀態:精緻華美的編曲與錄音、高超優異的彈奏技巧,樂曲動輒十來分鐘長,前奏彷彿一首完整的演奏曲,整體說來已近乎「博大精深」的境界;對耳朵挑剔的樂迷來說,這是好事,可以欣賞到各種品質精良的音樂,但對一般想玩音樂卻技巧仍嫌不足的年輕人來說,卻是令人畏懼、難以學習和超越的目標;此時正值美國經濟大蕭條,失業率居高不下,貧困潦倒的年輕音樂家和藝術家帶起反動風潮以對抗舊有體制與資本主義社會,人們的苦悶與怒意亟待宣洩,於是,龐克搖滾(龐克或譯為叛客、頹廢搖滾)應運而生,在美國東岸逐漸茁壯,簡單直接、充滿能量和爆發力但略嫌粗糙的音樂與憤怒的聲音在各處躁動著,隱隱有股巨大的能量,蓄勢待發。


1976年的搞笑照片

197312月,一家名為CBGBlive house在紐約東村Bowery315號開張,創辦人是來自拉斯維加斯的Hilly KristalBowery街位在當年既落後又貧困的紐約下東城,這裡屬於低開發地區,黑道不時在此火拼、四周充斥著醉漢、毒蟲,與流浪漢,選擇於此地落腳情非得以,畢竟較之紐約其他區域,這裡的房租低廉得多。老闆Hilly堅持以低入場費服務樂迷,(多年來始終不曾大幅調漲過),這最初的房租,還在他能接受的範圍內。CBGB的全名是CBGB & OMFUG,這幾個字是鄉村(Country)、草根藍調或稱藍草(Blue Grass)與藍調(Blues)的縮寫,而OMFUG則是「Other Music for Uplifting Gormandizers」,用具有原創性的音樂來滿足所有饕客、音樂愛好者。當然後來的發展大家都知道,和這些音樂毫無關聯,但這確實是最初成立的宗旨。

新時代的先聲



Television是第一支成名的龐克樂團,也是CBGB的鎮店之寶

然而,一開始生意並不如預期,老闆
Hilly也深感苦惱。直到某一天,一群略顯邋遢而不起眼的年輕人主動上門要求Hilly給他們演出機會,而Hilly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讓他們上台,這局面才有了改變這個名為Television的樂團 表演大受年輕人歡迎,成了CBGB的鎮店之寶,他們也被認定是史上第一支成名的龐克樂團(雖然也有人認為稍後的Ramones才是始祖),許多龐克後進都曾受到他們的影響, 90年代的英搖大團「Radiohead / 電台司令」也承認多少受到他們的啟發。Hilly於是開始接納一個又一個沒沒無聞的新樂團,前提是必須表演原創音樂,不可演唱別人的歌曲。隨後的「Ramones / 雷蒙斯」,帶起著名的「三個和弦」龐克音樂風潮,只要會三個和弦就能創作;接下來還有「Talking Heads / 臉部特寫」、「Patti Smith / 佩蒂史密斯」、「The Dictators / 獨裁者」與「Blondie / 金髮美女….等無數樂團,都在CBGB發跡;而這些歌手或樂團雖然樂風稍有不同,但音樂同樣直接而具有渲染力,加上帶著批判性的歌詞,因而點燃了革命之火,龐克 / 新浪潮音樂(註)從此正式登上世界舞台,與大西洋另一端的英國遙相呼應,聯手改寫了搖滾樂的歷史。


Ramones是龐克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個樂團,
他們的【Hey Ho, Let's Go!】被公認是最具龐克精神的歌曲之一


從此,
CBGB聲名大噪,接下來的三十年,舉凡喊得出名號的美國樂團,在成名前幾乎都曾登上CBGB小小的舞台,在狹窄幽暗的空間中賣力演唱,諸如「Sonic Youth / 音速青春」、「The Replacements / 替代品」、「Smashing Pumpkins / 非凡人物」、「The Strokes / 鼓擊樂團」等….都與這個地方有著重要的連結,也都以在此演唱為榮。而在CBGB打響名號後,這個破舊髒亂的小店,也成了當地居民引以為傲的地標,不僅常有藝文界人士光顧,更成了愛樂者每到紐約必定前往朝聖的樂土。


CBGB當年盛況 

  危機與救援

走過嶄露頭角的
70與依舊欣欣向榮的80,時序進入90年代,隨著週遭環境的建設與發展,Bowery一帶從最初那個龍蛇雜處、隨時倒著不知死活的身軀、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貧民區,搖身一變成了新興的時尚區域,街道變得乾淨而井然有序,昂貴的餐廳與高級服飾店林立。反觀CBGB,仍是一派的頹廢破敗,不曾改變推開斑駁的木造大門,一股刺鼻的氣味迎面而來,混雜著酒精、煙味、汗臭、霉味和一股陳年腐臭;走進室內,右手邊是吧台,左手邊是座位區,昏暗的光線中依稀可見牆上的貼紙、海報與傳單;前方就是狹小的迷你舞台,就是這裡,一個又一個的樂團在此揮汗演唱、與台下的觀眾互動,但那套音響多年來不曾升級過,保持著最原始的姿態;演出者的休息室也從未整修過,沒有門、沒有遮蔽物,一如往常的寒酸。然而最經典的莫過於它的廁所,從牆面到天花板,滿室的塗鴉和噴漆映入眼簾,地板永遠濕滑佈滿尿液,馬桶經常不通而漂浮著屎花初來乍到者若無心理準備,極有可能會被眼前的景象驚嚇到,相信我,若非迫不得已,你會寧願憋尿也不會想踏進去的。許多表演者和員工都開玩笑說,這就是老闆Hilly的風格。不論我們感到有趣、驚訝或是無法接受,這確確實實就是CBGB,完全無法複製的特有情調與異趣味。


CBGB的舞台


CBGB惡名昭彰的廁所,牆上充滿各式塗鴉

想當然爾,在一個社區正待升級時,這樣的住戶絕對是不受歡迎的異類。儘管有再多人對
CBGB充滿感情,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一場空前的風暴依舊來臨了。

CBGB的房東是BRC Bowery Residents' Committee),一個隸屬於紐約市政府,擁有龐大資產的非營利組織,以改造社區、提供無家可歸遊民庇護所為宗旨;或許是長年以來的不合與負面印象,加上房租年年上漲遠超過CBGB所能負荷,因而積欠大筆債款BRC這次顯然鐵了心要將CBGB逐出社區,房租從當年的600元一路調漲,2005年月租兩萬,在八月合約屆滿後又調至四萬,並打算追討過去數年CBGB積欠的鉅額款項。當年已73高齡的Hilly說:「他們(BRC)根本不想和我協商,只想早日把我趕走。」而BRC方面則宣稱他們容忍CBGB多年,請Hilly先將積欠的九萬多美元還清再來談。


入夜後打烊的CBGB,鐵門上滿是簽名

無論真相為何,
CBGB還不起這筆錢是事實。於是,在樂手與樂迷的協助下,成立了「Project Save CBGB」,甚至有許多熱心網友透過部落格串連,大家齊心協力舉辦多項救援活動,包含為期一個月的演唱會,多年來曾在CBGB羽翼下成長的樂團都回來了;同時也向市長和相關單位陳情;這一回合的成果是,得以從20058月延長至2006年的10月。Hilly在接下來的日子中依舊努力為CBGB爭取留下來的機會,他退而求其次的計畫是,如果真的不成,就將CBGB遷到家鄉拉斯維加斯去,這部份他也一面在洽談中。而就在此時,Hilly被診斷出罹患肺癌,他拖著病體四處奔走陳情、舉辦義唱、發動募款,然而市長並不特別在意此事,最終,他放棄了。

終曲

2006年九月起,CBGB舉辦為期一個多月的告別演唱會,許多樂手再次獻出他們精彩的演出,用音樂,共同為這個美麗時代的結束寫下完結篇。20061015這夜,Patti Smith帶著一群樂手,做了一場三個小時的演出,不僅演唱自己的歌,也演唱眾多CBGB偉大樂團的名曲;在這最後的時刻,只唱本身創作曲已不再是不能打破的鐵律,向這些搖滾戰友致敬,這樣的歷史意義更大於一切。激情的三個小時之後,她以一曲〈輓歌〉最為最後的尾聲。末了,她拿著一張紙,緩緩讀出上面的人名:一個一個曾活躍於CBGB舞台、如今已然消逝的名字,然後向孱弱得只能坐著的Hilly致敬。這時的Hilly,已幾乎無法自行起身走動了。


CBGB的最後一夜,由龐克搖滾教母Patti Smith領銜演出

多令人傷感的一個夜晚!不只每個曾被
CBGB奶水餵養的樂團和樂迷、紐約人,所有曾視CBGB為聖地和精神指標的各世代搖滾青年,都會永遠懷念這裡、懷念Hilly所付出的一切。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外在環境如何更迭、CBGB承受的壓力有多大,Hilly始終堅定樂觀的面對一切,與BRC周旋、與病魔搏鬥,依舊為表演者提供一個不被任何社會主流價值觀左右的表演場所、一個讓人可以隨時說出想說的話、唱出自己音樂和理念的世界,一個不用擔心被商業巨獸吞噬的溫暖角落即使這裡早已陳舊破落,依然是許多音樂人和樂迷心目中的天堂。而Hilly在生命中最後的幾年,依舊堅毅地捍衛著CBGB、捍衛所有搖滾人的夢想,奮戰到最後一秒,20078月,這位許多人心目中的硬漢,終於不敵病魔侵襲而倒下,享年75歲,遷址一事也就此告終。


CBGB舊址,目前是一家男裝店

一切就此嘎然而止,在世人的歎息聲中劃下句點。即使曾是巨大搖滾革命的前沿、即使曾孕育無數龐克音樂先驅、即使曾是紐約文化地圖上的重要標的,即使各方人士奔走營救發起各式的活動與演出,
CBGB終究還是隨著Hilly的溘然長逝,從音樂的歷史舞台正式謝幕退場。原址如今是一家男裝服飾店,而CBGB店內部份物品與陳設被移往紐約的搖滾名人堂博物館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 Annex〉供人緬懷憑弔。CBGB從此空餘一身符碼,甚至僅成一個商標,與音樂本身相關的一切早已不復存在;那曾熾熱燃燒的搖滾魂,或許依舊活在每個世代的搖滾青年身上,但將用不同形式、也會尋覓不同的地點,讓他再次點燃。而那已經不會是CBGB了。


CBGB店內部份物品與陳設被移往紐約的搖滾名人堂博物館

註:
New Wave(新浪潮),受到龐克的啟發,但少了些憤怒和躁動的氣息,音樂上也加入了更多元素,更具實驗性;BlondieTalking Heads的音樂多半歸於此類別。



CBGB
的紀錄片燃燒吧!龐克》

一個輝煌時代的終結,必定要用一部紀錄片作為墓誌銘,好為這段歷史留下見證。《
Burning Down the House: Story of CBGB》(燃燒吧!龐克)是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的CBGB紀錄片,200911月在台北金馬國際影展「搖滾啟示錄」單元當中放映;最初是在2009424的紐約翠貝卡影展(Tribeca Film Festival)首映,這天也正是導演母親的冥誕,別具意義。導演Mandy Stein的母親Linda SteinRamones的經紀人,在這部紀錄片中也是其中一位重要的口述者, 200710月過世。父親Seymour Stein則是Sire Records的創辦人,旗下曾擁有RamonesTalking Heads等樂團。因此對Mandy來說,CBGB與她有著極深的淵源,包含了她的童年回憶、父母的心血結晶,拍攝這部紀錄片,對她個人、對這段歷史都有著重大意義。


《燃燒吧!龐克》導演Mandy Stein攝於翠貝卡影展

這部紀錄片從
2005年初開始拍攝直到Hilly過世為止,當時CBGB剛傳出財務危機,各方人士正打算展開營救行動;開場曲是與本片同名的Talking Heads經典名曲 - Burning Down the House〉,影片三線並進,其一是CBGBBRC的訴訟糾紛與營救CBGB活動過程;第二條線透過資料畫面和訪談,介紹 CBGB的歷史和Hilly的理想與堅持;另一條則拍攝CBGB常客:導演賈木許(Jim Jarmusch)與評論家桑提(Luc Sante在結束營業、家具和陳設都已清空的CBGB裡探索,試圖還原CBGB當年的樣貌。

影片中的檔案畫面是非常珍貴的紀錄,看著這些隨著
CBGB成長茁壯的經典樂團和樂手出現,總令人覺得既感動又懷念,是他們共同造就了一個光輝燦爛的時代、寫下一段偉大的歷史;也有許多目前仍活躍於樂壇的人物,侃侃而談自己與CBGB的關係以及記憶中的CBGB;例如史汀(Sting)、Sonic Youth、「Guns N’ Roses / 槍與玫瑰」前貝斯手Duff McKagan,後者在名曲〈Sweet Child O’ Mine〉的MV中,還穿著CBGBT-shirt,他表示,這代表對CBGB效忠,也就是對搖滾樂效忠諸如此類畫面不斷,也增加了影片的可看性。


Guns N' Roses貝斯手Duff McKagan(右一)經常穿著CBGB的T-shirt

然而最令人動容的,莫過於
Hilly本人,看他帶著微笑環視這個他一手打造的音樂殿堂,然後娓娓述說著多年來的一切和目前的困境,完全可以體會到他對這個地方的感情與不捨;而他即使身患重病依然堅定不移的神情,又讓觀者充滿敬佩。影片最末,正是那最後一夜的演出片段,當Patti Smith讀著名單上每個逝者的名字,可以聽到許多低聲啜泣的聲音,最後的最後,當影片中打出Hilly過世的字幕,更是個催淚點。CBGBHilly與那段輝煌的過去,從此靜靜沒入歷史中…


創立這座音樂殿堂的Hilly Kristal

許多人常討論龐克是否還存在的話題,總有人說,龐克已死。然而,紀錄片保留下來的精神,必定會持續啟發並感動不同世代的人 - 那些流著搖滾血液、擁有龐克大無畏不隨俗精神的靈魂,會與上個世代的龐克靈魂相遇,而在心領神會中做了無形的傳承…。



(原文刊載於2010. 1月《挺.音樂誌》二號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rmony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